驅車剛抵達萊卡爾(連云港)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的大門口,就看見冷鏈貨車魚貫駛出。寒冷的白氣從車廂縫隙間隱約飄散,仿佛能嗅到深海那一抹鮮甜。沿著貨車發車線路往里探尋,我們走進了萊卡爾的倉庫。
“車里面是我們給‘N多壽司’代加工的蟹柳蟹棒,發往無錫的,全程冷鏈,估計明天早上就能到?!眰}庫主管周磊熱情地介紹。他身后,是一群“全副武裝”的工作人員——統一的帽子、潔白的工作服,正有條不紊地清點貨物。監控大屏上,每一處工作動態都被清晰捕捉,客戶也可以通過網絡隨時調看倉庫和生產車間內的實時畫面。
倉庫的另一側,工人正駕駛電動叉車將一箱箱流心芝士鱈魚腸整齊碼放?!拔覀儼凑铡冗M先出’的原則向客戶發貨?!敝芾谡f。每一個黃色托盤上都貼有一個條形二維碼,貨物在放上托盤時,工作人員會進行掃描,錄入產品種類、數量與生產日期等信息,實現“一碼溯源”。據了解,整個倉庫擁有2800個托盤位,最大可儲存2800噸貨物,并搭載智能倉儲物流系統,實現了倉儲管理全程的信息化與標準化。
走出倉庫,步入生產區域,空氣中幾乎聞不到魚腥味。2021年成立于東海經濟開發區的萊卡爾,是江蘇鼎味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。盡管“年紀”尚輕,卻已是國內多家頭部餐飲及零售品牌背后的穩定供貨商。
公司專注于高端魚糜制品研發與制造,產品涵蓋蟹柳、鱈魚腸、天婦羅等種類,主要客戶包括海底撈、三只松鼠、7-Eleven、山姆、盒馬等知名企業。2024年,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.57億元,納稅2507萬元,儼然成為區域農業產業化進程中的一匹“黑馬”。
“我們的產品以品質取得客戶的信任?!毙姓浝碜T恒齊介紹,“設備70%以上從日本、德國進口,原料80%用的是阿拉斯加上等鱈魚糜?!弊哌M十萬級空氣潔凈度的凈化車間,幾乎看不到密集的流水線人工操作,取而代之的是全自動斬拌、成型、烤制、速凍等智能化設備,車間擁有年產6萬噸高端海洋速凍、冷藏、常溫食品的生產能力。從原料接收到成品入庫,整個流程僅需21天,最高日產量可達5000箱。
研發辦公室更像一個開放式家庭廚房。天婦羅項目研發負責人、新加坡技術顧問林暹雄正俯身調制天婦羅的原料配比?!疤鞁D羅口味的提升,離不開對面衣配比的反復試驗———淀粉的類型、比例和攪拌方式,細微的差別便決定了入口是輕盈酥松還是堅實香脆?!彼贿叢僮饕贿吔忉?,“油溫的控制更是關鍵,需精準把握適中的溫度區間,才能鎖住食材本身的水分與鮮甜,形成外脆內潤的層次感?!?/p>
談起專業,林暹雄滔滔不絕。正是這種對細節的極致追求,讓萊卡爾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。
作為市級農業龍頭企業,萊卡爾并沒有止步于“代工”這一角色。公司持續推進與中科院海洋研究所、江蘇海洋大學、江蘇大學等院校的產學研合作,目前已取得20項專利授權。通過聯合攻關,不斷優化產品的健康安全性,加速新工藝落地,推動海洋食品深加工技術持續突破。
更令人欣喜的是,企業在實現自我發展的同時,不忘反哺鄉土。萊卡爾現有員工240余人,其中農民從業者80余人。公司為全員繳納社保,建立了完善的培訓與晉升制度,將一批批“農民工”培養成“技術能手”。目前,已有20多位一線員工通過自身努力和公司培養,成功轉崗為技術人員。
“我們從不止步于做好一塊魚糜,更希望帶動一方人?!弊T恒齊說?;跂|??h農業資源豐富這一核心優勢,萊卡爾正在持續延伸產業鏈、提升價值鏈、打造供應鏈,推動實現農產品安全生產與高效農業相統一,為縣域農業現代化注入強勁動能。
眼下,萊卡爾產品內銷占比高達98%,但海外拓展的藍圖也已悄然鋪開。未來,企業將在鞏固國內市場的同時,加快“出?!辈椒ィ掷m提升研發與智造能力,助力東海縣打造高附加值食品“智造”產業集群。
走出廠區,冷鏈運輸車仍絡繹不絕。它們攜著東海的“鮮”味道,駛向更遠的市場,也駛向萊卡爾更加開闊的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