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光熹微,在桃林鎮的標準化種植基地里,一根根胡蘿卜被農戶從泥土中拔出。上午10時許,它們就閃現在江蘇榮澤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上,順著長長的傳送帶,被機器“吞進腹中”,經歷去皮、漂燙、切丁等程序改造。
大約一個月后,這些“土里土氣”的胡蘿卜,可能以胡蘿卜丁的形式出現在日本東京便利店的餐盒里,也可能成為澳大利亞工廠里的果醬原料。將東海田間的新鮮食材,漂洋過海端上海外餐桌,榮澤食品用十余年的時間講述了一段港城農產品“走出去”的產業升級。
從“連云港出產”
到鏈接全球餐桌
榮澤食品的生產廠區內,3個生產車間有序運轉,劃分出清晰的功能區:粗加工車間負責果蔬的清洗、去皮;精加工車間進行切丁、切片;包裝車間完成最后的密封裝箱。
日常狀態下,兩條生產線即可應對訂單需求,日加工農產品達40至50噸。目前,公司產品涵蓋了洋蔥、牛蒡、藕、山藥等蔬菜制品以及草莓、黃桃等水果制品,更納入了連云港本地特有的黑莓、樹莓,形成多元化的產品矩陣。
“日本市場是我們最大的客戶,能占六七成份額?!睒s澤食品辦公室主任張永滔拿起一本日文企業宣傳冊說道,“這些都是為了方便日本客戶來考察制作的,他們對品質要求高,細節得做到位。除了日本,東南亞的新加坡、緬甸和歐美市場也穩步拓展,歐洲能占20%左右份額,美國占5%,澳大利亞訂單也不少?!?/p>
龐大的市場版圖背后,是榮澤食品與全球知名企業的深度綁定,這些長期合作的客戶,進一步印證了其產品的認可度。日本松田產業年采購蔬菜制品超3000噸;國際食品巨頭亨氏年采購2000噸水果制品用于制作果醬;麥肯、味之素等知名企業也與其建立長期合作,產品最終走進國外便利店、中央廚房,甚至成為可口可樂下游工廠的原料。
破解保鮮難題
打造舌尖競爭力
在國際農產品市場競爭中,“新鮮口感”是核心競爭力。如何讓經過冷凍、長途運輸的農產品食用時仍能接近新鮮采摘的味道,這是榮澤食品持續探索的課題,而答案就藏在今年3月引進的日本蒸煮設備中。
“以前采用水蒸氣燙煮,食材容易變軟,水分和味道會流失不少?!睆堄捞蠈Ρ刃屡f工藝的差異后說道,“引進了新設備后,它體積小但能瞬間高溫處理,不會影響口感?!边@種“瞬間高溫”的工藝,與傳統水燙或蒸煮相比,能最大程度地鎖住食材的水分和原有風味,使其解凍后依然能保持接近新鮮的嚼勁和韌性,而非變得軟糯。以胡蘿卜為例,傳統工藝處理的胡蘿卜,解凍后口感軟爛;而用新設備加工的,咬起來有清脆嚼勁,和新鮮的差別很小?!艾F在客戶對品質要求越來越高,把口感做好,這是打開高端市場的關鍵?!睆堄捞险f,目前日本客戶嘗過樣品后反饋良好。
工藝升級解決了“口感難題”,但要長期扎根日本、歐美等高標準市場,還需一套貫穿“從土壤到成品”的品控體系,這正是榮澤食品能站穩高端市場的另一重底氣。
全鏈品控為農產品
“出?!北q{護航
BRC認證、美國FDA注冊、HACCP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……這些國際權威認證,是榮澤食品敲開全球市場大門的“金鑰匙”。而支撐起這些認證的,是其貫穿“從土壤到成品”的全鏈條品控體系。
品控從源頭開始把關。榮澤食品不僅有自己的農業示范基地,還發展了大量“訂單基地”。在種植環節,提前與農戶對接,明確品種選擇、農藥使用等標準,尤其是針對日本市場對農藥殘留的嚴格要求,將具體標準提前告知農戶,從種植源頭控制產品質量。
采收前的檢測也是保障產品安全的“硬門檻”。每次采購前,公司都會將土壤、水源以及剛采摘的原料送往專業檢測機構,檢測是否存在污染物、違禁成分,從根本上避免食品安全問題。
進入生產環節,品控標準更是細致到每一個步驟。產品經過加工后,在包裝前還需經歷最后一道關鍵關卡——人工檢驗。盡管車間已配備金屬探測器和X光機,但對于一些微小異物,機器檢測仍存在局限,此時人工手動挑選就成為不可或缺的補充。這道看似“傳統”的工序,與科技檢測手段形成互補,共同筑起食品安全的最可靠防線。
從“公司+基地+農戶”的訂單農業模式,到全鏈條的品質把控,榮澤食品用10余年探索出了農業產業化的“榮澤模式”,是港城農業從“傳統種植”向“科技+出口”轉型的生動縮影。更為直觀的紅利,是帶動東??h桃林鎮500多戶農民增收,實現了企業發展與地方致富、產業升級與鄉村振興的多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