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生水作為城市發展的第二水源,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它不僅能替代常規水資源,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、市政雜用、生態補水等領域,還能優化供水結構、增加水資源供給、緩解供需矛盾、減少水污染、保障水生態安全,意義重大。
九月,東海大地暑熱未消,在西湖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及尾水再生利用工程的道路恢復現場,卻是一片如火如荼的建設景象。2輛壓路機轟鳴著往復細致碾壓,1輛攤鋪機緩緩推進,鋪設出平整如鏡的瀝青路面;2輛鏟車往來穿梭,工人們各司其職,在機械的轟鳴與熱浪的侵襲中忙碌而有序地勞作著,共同勾勒出一幅熱火朝天的建設畫卷。
近年來,我縣在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上穩步前行,西湖污水處理廠、城東污水處理廠相繼建成投用,讓城區污水得以集中處理達標后排海,為水環境保護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階段性答卷。為減少水資源的浪費,使有限的水資源能夠持續不斷得到利用,實現城鎮尾水的資源化,縣水務部門積極行動,實施西湖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及尾水再生利用工程,賦能城市發展。
縣水務局供排水建設處副主任張兵介紹:“本次工程總投資 5572.61 萬元,于今年5月20日開工建設,預計10 月底完工。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對西湖污水處理廠尾水提升泵房進行改造,規模達 4 萬立方米/天,為尾水的高效提升提供堅實動力;新建 DN600尾水管道3675米及尾水排放口1處,新建DN300取水管道2600米及取水點2處,進一步完善尾水的輸送和取用網絡,讓尾水能夠精準地輸送到需要的地方?!?/p>
針對污水處理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大氣污染物排放問題,工程還將對西湖污水處理廠除臭系統進行提標改造,提升廠區及周邊環境空氣質量,打造更加宜人的生產生活空間。此外,還將建設面積約3.2公頃的尾水濕地1項,充分利用濕地的生態凈化功能,進一步提升入河尾水水質,為再生水的廣泛應用奠定良好基礎。
施工單位負責人孟祥敏表示:“截至目前,本項目已取得階段性成果。當前正有序推進道路恢復施工,我們采用‘掛圖作戰’模式,緊扣時間節點高效推進。已完成管道鋪設4675米,整個管線系統實現全線貫通,并于7月底成功將尾水輸送至玉帶河,圓滿達成既定的關鍵節點目標?!?/p>
下一步,縣水務部門將全力以赴推進剩余工程建設,確保工程早日建成投運。項目運行后,將顯著減少尾水排海造成的水資源浪費,為全縣工業生產、市政雜用、生態補水等領域穩定供給高品質再生水,有力支持水資源可持續利用。同時,進一步改善水環境質量,提升生態環境效益,增強居民生活幸福感,為我縣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。